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49篇
  免费   1658篇
  国内免费   2279篇
测绘学   1059篇
大气科学   1657篇
地球物理   1480篇
地质学   3677篇
海洋学   1441篇
天文学   216篇
综合类   794篇
自然地理   1262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168篇
  2022年   505篇
  2021年   548篇
  2020年   451篇
  2019年   484篇
  2018年   519篇
  2017年   483篇
  2016年   458篇
  2015年   569篇
  2014年   520篇
  2013年   594篇
  2012年   671篇
  2011年   624篇
  2010年   618篇
  2009年   643篇
  2008年   574篇
  2007年   463篇
  2006年   438篇
  2005年   353篇
  2004年   217篇
  2003年   234篇
  2002年   269篇
  2001年   200篇
  2000年   151篇
  1999年   136篇
  1998年   109篇
  1997年   80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6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3篇
  194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21.
22.
23.
欧盟RoHS指令与中国的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欧盟RoHS指令的主要内容进行了简述,初步介绍了与RoHS指令相似或者相关的各国的环保指令,讨论了RoHS指令等对我国电子电气行业带来的巨大冲击。简要总结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商务部等各管理及技术部门为了应对RoHS指令和提高我国电子电气行业竞争力而作出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4.
羊蹄子山-磨石山钛矿床的钛矿物主要为锐钛矿、金红石和钛铁矿。锐钛矿化学成分的特点是FeO含量明显比金红石要低;主要X光粉晶谱线为3.518(100)、2.377(14)和1.667(11);晶胞参数a()=3.786,c()=9.513;拉曼光谱谱线(cm-1)为516、395、195和143。金红石的主要X光粉晶谱线为3.250(100)、1.688(40)和2.488(29);晶胞参数为a()=4.595,c()=2.962;拉曼光谱谱线(cm-1)为610和446。钛铁矿的成分特点是富锰贫镁,与攀西地区岩浆型钒钛磁铁矿矿床中的钛铁矿正好相反。所有上述钛(铁)氧化物矿物学特征,进一步说明该矿床是在中元古代在海底与基性火山活动有关的热水沉积后经区域变质和局部又遭受后期热液改造而成。  相似文献   
25.
大型敞流坳陷湖盆浅水三角洲与湖盆中心砂体的形成与分布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大型敞流坳陷湖盆浅水三角洲及湖盆中心砂体已成为中国陆相盆地岩性油气藏最重要的勘探目标。通过对现代典型湖盆浅水三角洲的深入分析,结合我国中、新生代大型坳陷湖盆浅水三角洲及湖盆中心砂体的地质研究,取得以下主要进展与认识:①在分析浅水三角洲形成地质背景的基础上,按照供源体系、湖水深度及三角洲前缘倾斜坡度将湖盆三角洲分为9种成因结构类型;②建立了毯式浅水曲流河三角洲的沉积模式,指出末端分流河道及末端决口扇是浅水曲流河三角洲的典型微相类型;③分析了浅水三角洲砂体大面积分布的形成条件,指出敞流湖盆是湖盆中心浅水三角洲砂体发育的重要条件,敞流通道对湖盆中心砂体分布有重要控制作用;④湖盆中心发育河流、三角洲、湖流及密度底流砂体等牵引流成因砂体,也发育洪水浊积扇及滑塌浊积扇等重力流成因砂体;⑤大型浅水三角洲体系三级层序界面对岩性(成岩)圈闭的发育有重要控制作用,三角洲平原带层序界面上覆叠置砂体富集岩性油气藏,勘探潜力大。本文研究成果希对坳陷湖盆沉积学研究及岩性油气藏勘探能有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6.
Occurrence and evolution of the Xiaotangshan hot spring in Beijing, Chi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rmal groundwater occurs in bedrock aquifers consisting of the dolomite of the Wumishan Group of the Jixianin System and the Cambrian carbonate in the Xiaotangshan geothermal field near the northern margin of the North China Plain, China. The hot water in the geothermal field of basin-type discharges partly in the form of the Xiaotangshan hot spring under natural conditions. The hot water has TDS of less than 600 mg/L and is of Na·Ca-HCO3 type. The geothermal water receives recharge from precipitation in the mountain area with elevation of about 500 m above sea level to the north of the spring. Thermal groundwater flows slowly south and southeast through a deep circulation with a residence time of 224 years estimated with the Ra–Rn method. The Xiaotangshan hot spring dried up in the middle of the 1980s owing to the increasing withdrawal of the hot water in the geothermal field in the past decades. The water level of the geothermal system still falls continually at an annual average rate of about 2 m, although water temperature changes very little, indicating that the recharge of such a geothermal system of basin-type is limited. Over-exploitation has a dramatic impact on the geothermal system, and reduction in exploitation and reinjection are required for the sustainable usage of the hot water.  相似文献   
27.
主要通过薄片鉴定、扫描电镜观察、包裹体分析、粘土矿物分析、镜质体反射率测试和岩心物性分析等手段,结合构造发育史和有机质热演化史等研究成果,以揭示东营凹陷北带古近系深部碎屑岩储层成岩环境及演化模式为目的展开研究工作。结果表明:东营凹陷北带古近系深部碎屑岩储层存在酸性、碱性和酸性碱性交替等多重成岩环境。酸性成岩环境以碳酸盐矿物溶解、长石溶解蚀变为高岭石并伴生石英次生加大等为标志,碱性成岩环境以石英质颗粒及其次生加大边溶解、长石次生加大和晚期碳酸盐矿物沉淀为标志。研究区古近系深部碎屑岩储层成岩环境由浅至深大致经历了碱性—酸性—酸性碱性交替(局部碱性较强)—碱性—弱碱性的演化过程,并建立了沙河街组四段的成岩演化和储层改造模式。  相似文献   
28.
土壤微生物是陆地生态系统中分解者亚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参与了包括有机质降解、营养转化、 植物生长的促进或抑制以及各种土壤物理过程在内的一系列反应活动. 土壤微生物则是土壤质量重要的生物指标, 可以用来监控土壤质量的变化. 等温微量热法是一种简便、快速地测量微生物活性的方法, 在土壤微生物代谢热效应的研究领域中广泛应用. 就等温微量热法在土壤微生物活性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等温微量热法的简介, 微量热方法与传统方法的比较, 等温微量热法在各种外界环境和土壤条件影响下的土壤微生物活性研究中的应用, 并对等温微量热法在土壤微生物和其它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9.
无定河流域下游段河冰形成演变的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冰凌是北方河流冬春季常见的现象, 由于环境因素的变化, 河道冰情也在不断的变化, 甚至在一些地区出现凌汛灾害. 根据冰塞形成发展的机理, 利用水力学模型和热力学模型模拟研究了无定河流域下游段丁家沟至白家川的每年春季河流水位、封河日期和开河日期. 模拟结果较为理想, 并分析了形成凌汛的原因, 旨在给该区域水循环研究、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土保持等工作提供有力的科学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0.
新疆北部中基性岩脉K-Ar表观年龄为187~271Ma,岩性以辉长、辉绿岩以及闪长、闪长玢岩为主,属于亚碱性系列.主量元素、稀土元素以及微量元素分析表明,中基性岩脉经历了源区地壳物质的混合以及侵位过程中的分离结晶作用,并在区域分布特点上受部分熔融程度的影响,而且由于结晶分异和部分熔融的不同,还出现了中基性岩脉系列的成分变异.排除上述岩浆作用的干扰,有证据显示岩脉起源于亏损地幔,由于Nd同位素模式年龄tDM集中在363~769Ma,反映源区是一个古生代时期的新生岩石圈地幔,该地幔源区属于大洋岩石圈地幔.新疆北部广泛出露的中基性岩脉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多样性,但是在产状、岩性组合和同位素特征上具有相似的特点,指示研究区在古生代以来具有一个相对统一和完整的源区,推测这个源区与北疆地区古生代以来长期存在的残余洋盆及其相关岩石圈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